打造社區希望工程
文∣郭汶如
臺北市柯文哲市長就任後對於地方行政組織的高度重視與城市治理的嶄新願景、公民參與…等議題使得區域整體發 展面臨重大的轉變。這幾年來臺灣經歷風災重建、極端氣候的在地調適、地方文化產業和文創產業的競合、社區多元 議題公民參與...,許多的事件與衝擊創造新的社區工作模式。尤其是臺北市社區聚集許多組織團體,能量豐沛且關注 議題多元,城市發展與社區工作如能引進新能量,將可強化城市發展的廣度及深度。
臺北市基層組織有456個里,近年因多合一選舉投票率提高,而新增的投票選民的有多元的偏好與對里政高度的期待,因而創造社區治理的新的局面。都會型的社區有多元異質的需求,社區工作必須能回應這些需求,我們期待里長以 及里幹事在協調整合社區問題、統籌發展都會型社造的資源網絡等面向上,能具備現代的視野與方法。臺北市民政局 轄下12區456位里幹事,這幾年有非常多年青新血輪的加入,過去他們長期扮演里長助理、公文傳遞、市府局處政策的 協力等角色。為強化臺北市的社區工作能量,如能強化這支陣容堅強的社區天使之核心能力與創新服務,將是未來市 政工作最好的智囊與後盾。
基於此我們將以松山區做為基地,作為打造社區希望工程的示範區,邀請專家學者、社區工作者、績優的民政首長、里長或公民團體來與學員對話,規畫系列培力課程,藉此培訓課程希望發掘出里幹事對區政里政工作的熱誠,透過 團隊師資陪伴與協助,激發創新活力,使政府資源進入社區更具顯著的加乘效果。並協助區公所發掘社區需求,整合 社區資源,進而與社區共同面對、處理其所面臨問題,藉以形成社區工作的嶄新視野。
二個月的課程設計將以帶動社區幹部創造力之啟發,以此來作為未來從事社區工作之想法與創意之來源。希望藉此 為臺北市打造一支陣容堅強的民政天使隊伍。
為創造社區治理的新的局面,松山區公所從8月4日開始到9月8日一連六週規劃辦理里幹事培訓列車。課程目標以啟 發創意、培力增能、激發熱情為三大主要目標,以此來激發里幹事未來投入社區工作之創新創意與熱情,希望能為松 山區打造一支有熱情的民政天使隊伍。
第一堂課我們邀請一路從基層里幹事晉升到區長、民政 局副局長的臺北市民政局吳坤宏副局長,以〝里幹事的生 涯發展規劃與前瞻〞為題為後進分享,課程中副局長深入 淺出從個人多年經驗談里幹事的基層工作與經驗對個人未 來發展與公務生涯的影響,希望藉此燃起里幹事們的工作 熱情。第二堂陳板老師邀請長期深入社區的在地里幹事們 繪一張松山地景地圖,這是第一次從里幹事眼中來匯聚盤 整成社區地圖,課程中里幹事們從照片從圖像從地圖剪貼 繪出一張張有特色社區地圖,也藉此讓松山區的印象更加 清晰與全面。第三堂課我們將研習場地帶到三峽甘樂文創 的實地參訪,藉林峻丞執行長的分享,看社區夥伴如何將 一幢荒廢已久的百年古厝變身成藝文展演空間?又是如何 投入弱勢學童陪伴、社區營造在地文創產業及環境保護等 社會工作?引發與會的里幹事熱烈的迴響。
第四堂我們邀 來網路科技界知名講師郭賢佑(傑克)老師,傳授里幹事們 如何在資訊爆炸時代,善用網路工具與平台,做為社群行 銷工具與社區經營分享的平台。第五堂我們邀請林邦文教 授用開放空間討論對話形式,傾聽他們的心聲,找出工作 問題找回職場熱情並且講授目前臺北市極力推動的參與式 預算願景與做法。最後一場研習是由李宜樹老師來帶領行 動微電影,利用輕巧便利的手機結合APP,三小時讓里幹 事成為社區影像紀錄與行銷高手。
松山區33里里幹事,除了服務多年的資深里幹事,這幾 年也有非常許多年青新秀加入。為強化社區工作能量,強 化里政堆動的核心能力與創新服務,薛秋火區長率先規畫 打造這支希望隊伍,與松山社區大學合作規畫系列培力課 程,藉著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來與里幹事對話、分享經 驗,希望提升里幹事對區政里政工作的熱誠與活力,使政 府資源進入社區更具顯著的加乘效果。並協助區公所發掘 社區需求、整合社區資源,進而與社區共同面對並改善問 題,藉以展現社區工作的一種新視野。